国内导水裂缝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5
作者
吕玉广 [1 ]
张雁 [2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2]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水文所
关键词
导水裂缝带; 相似模拟; 数值模拟; 实测; 趋势;
D O I
10.13606/j.cnki.37-1205/td.2013.02.037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导水裂缝带高度是预测矿井涌水量、计算防水煤柱尺寸以及评估水体下采煤安全性的重要技术参数,对研究顶板突水机理和预防顶板水害事故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中分析了导水裂缝带的形成过程及其水文地质意义,总结了导水裂缝带的研究现状和预测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提出未来研究的难点和研究方向,预测了导水裂缝带研究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厚松散层薄基岩下综放开采留设防砂煤岩柱研究.[D].杜锋.安徽理工大学.2008, 03
[2]  
彬长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蔡怀恩.西安科技大学.2008, 12
[3]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钱鸣高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4]  
专门水文地质学.[M].郑世书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5]  
实用矿山压力控制.[M].宋振骐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
[6]   覆岩导水裂缝与岩层拉伸变形量的关系研究 [J].
高延法 ;
黄万朋 ;
刘国磊 ;
张少峰 ;
朱全美 ;
邓智毅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3) :301-306
[7]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62-769
[8]   变形分析法在计算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应用 [J].
范志胜 .
煤炭工程, 2012, (S1) :97-99
[9]   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 [J].
王正帅 ;
邓喀中 ;
谭志祥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 (04) :723-727
[10]   高强度综放开采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发育演化监测分析 [J].
张玉军 ;
李凤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1) (S1) :2994-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