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缘龙门山冲断推覆构造带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吕志洲
赵锡奎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缘; 龙门山; 冲断推覆构造带; 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4 ;
摘要
龙门山冲断推覆构造带是从印支期开始形成,印支—喜马拉雅期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起来。印支晚期呈叠瓦状逆冲推覆并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北段印支晚期构造呈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样式,龙门山前南段尤其是大邑地区则转换为生长的断层转折褶皱。燕山~喜马拉雅期在前陆方向发育构造消减褶皱带,发生在上述逆冲推覆带的下盘。龙门山与四川盆地构造结合部的最前排断裂带即山前叠瓦状逆冲推覆带,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期。按应力传播及消减方式的不同,在前山地区划分出以台阶状断层控制的叠瓦断片为特征的消减带和以褶皱为主的传播带,以及可能出现的以反冲断层和相关褶皱组成的反冲褶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郭正吾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2]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M].罗志立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3]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构造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J].
杨克明 ;
朱彤 ;
何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685-693+700
[4]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 [J].
刘树根 ;
赵锡奎 ;
罗志立 ;
徐国盛 ;
王国芝 ;
C.J.L.Wilson ;
Dennis Arne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21-230
[5]   龙门山造山带崛起和川西陆前盆地沉降 [J].
罗志立 ;
龙学明 .
四川地质学报, 1992, (01) :1-17
[6]   安县构造运动 [J].
王金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0, (03) :2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