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34
作者
魏正贵
张惠娟
李辉信
胡锋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超积累植物; 生理及分子机制; 植物修复; 稀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概述了稀土元素的环境生态学特性及其超积累植物,并对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研究的重要科学意义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的研究成果,包括其种属、空间地域分布,其体内稀土元素的分布、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其吸收富集稀土元素的生理及生化机制,并展望了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及其修复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蕨类植物对无机污染物的吸收 [J].
郑洁敏 ;
唐世荣 ;
陈子元 ;
丁炳杨 .
核农学报, 2005, (02) :155-158+133
[2]   稀土的hormesis效应及其农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J].
陈祖义 .
农村生态环境, 2004, (04) :1-5
[3]   稀土元素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现状 [J].
季宏兵 ;
王立军 ;
董云社 ;
王世杰 ;
罗建美 ;
孙媛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51-61
[4]   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蕨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J].
肖海清 ;
张智勇 ;
李福亮 ;
柴之芳 .
核技术, 2003, (06) :420-424
[5]   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J].
李文学 ;
陈同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4) :627-631
[6]   土壤-植物体系稀土元素的分异现象 [J].
张智勇 ;
李福亮 ;
王玉琦 ;
肖海清 ;
柴之芳 .
中国稀土学报, 2002, (01) :94-96
[7]   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研究土壤-铁芒萁系统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累积和迁移特征 [J].
魏正贵 ;
宛寿康 ;
张巽 ;
洪法水 ;
赵贵文 ;
陶冶 ;
汪振立 ;
谢先求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863-866
[8]   稀土在天然植物铁芒萁体内结合形式的光谱学研究 [J].
洪法水 ;
魏正贵 ;
赵贵文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11) :1790-1794
[9]   超积累植物在时空、科属内的分布特点及寻找方法 [J].
唐世荣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4) :56-60
[10]   用分子活化分析研究天然植物体内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J].
王玉琦 ;
孙景信 ;
张智勇 ;
郭繁清 ;
陈红民 ;
江平 .
核技术, 2001, (09) :72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