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雷菌质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卫倩
戴丹丹
罗闳丹
庄毅
谢小梅
机构
[1] 江西中医学院菌物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雷公藤; 双向固体发酵; 灵雷菌质; LD50;
D O I
10.13629/j.cnki.53-1054.2008.03.028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研究双向性固体发酵后灵雷菌质的急性毒性。用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获得灵雷菌质,用Bliss法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各灵雷菌质组的LD50均高于雷公藤生药组,尤以3G30组最高。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可降低雷公藤的急性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的生物转化研究.[D].宁黎丽.沈阳药科大学.2003, 03
[2]   雷公藤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喻丽珍 ;
卞慧敏 .
黑龙江中医药, 2005, (02) :52-54
[3]   雷公藤多甙片在穴位贴敷中的剂型改良 [J].
张卫兵 ;
叶天申 ;
张秀华 ;
刘爱月 ;
张宝华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11) :32-33
[4]   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与槐芪菌质(F)的研制 [J].
庄毅 ;
池玉梅 ;
陈慎宝 ;
丁如宁 ;
闵知大 .
中国药学杂志, 2004, (03) :15-18
[5]   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J].
梅之南 ;
杨亚江 ;
徐辉碧 ;
杨祥良 .
中草药, 2003, (09) :52-54
[6]   药用真菌新型(双向型)固体发酵工程 [J].
庄毅 .
中国食用菌, 2002, (04) :3-6
[7]   对雷公藤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 [J].
罗雪芹 ;
刘家玉 ;
陈东辉 ;
邓文龙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 (01) :17-18
[8]   不同刺激量艾灸拮抗雷公藤甲素毒性反应的实验研究 [J].
李守栋 ;
顾一煌 .
浙江中医杂志, 2001, (07) :34-35
[9]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0]  
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技术在雷公藤解毒持效中的应用[P]. 庄毅.中国专利:CN1911262A,200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