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地震堰塞湖溃决实验研究

被引:26
作者
赵万玉 [1 ,2 ]
陈晓清 [1 ]
高全 [1 ,2 ]
贾世涛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震堰塞湖; 泄流槽; 下切侵蚀; 侧蚀; 溯源侵蚀;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1.04.009
中图分类号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堰塞湖的溃决问题是研究堰塞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堰塞湖进行排险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原型,设计室内1:250的近似模型实验,完成了堰塞湖自然溃决实验、梯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三角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和复式槽堰塞湖溃决实验,通过对溃决过程中堰塞坝内部土体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泄流槽侵蚀特征和溃决流量过程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溃决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后期以侧蚀为主;溯源侵蚀方面,自然溃决表现最强烈,人工辅助溃决实验中溯源侵蚀由强到弱依次为:复式槽、三角形槽、梯形槽;(2)人工辅助溃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洪峰流量,与自然溃决相比减小了7.7%~20.1%,表明开挖人工泄流槽降低坝前水位的措施对于降低堰塞湖溃决风险是可行的;(3)以溃决流量增长率高或到达溃决洪峰时间短为判定溃决初期排泄效率高的标准,对比3组人工槽溃决实验,排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型横断面、复式横断面、梯形横断面。针对唐家山堰塞湖处置,可在梯形槽基础上开挖三角形槽变为复式槽来进一步提升溃决初期排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A super-large landslide in Tibet in 2000: background; occurrence; disaster; and origin.[J].Yanjun Shang;Zhifa Yang;Lihui Li;Da'an Liu;Qiulin Liao;Yangchun Wang.Geomorphology.2003, 3
[2]  
一种人工调控排泄流量的堰塞湖处置方法及其应用[P]. 陈晓清;崔鹏;游勇;李德基;赵万玉;高全;黄凯.中国专利:CN101718085B,2010-06-02
[3]   “5·12”汶川地震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的讨论——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 [J].
陈晓清 ;
崔鹏 ;
赵万玉 ;
高全 .
山地学报, 2010, 28 (03) :350-357
[4]   汶川地震堰塞湖分布规律与风险评估 [J].
崔鹏 ;
韩用顺 ;
陈晓清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35-42
[5]   堰塞湖冲刷及溃决试验研究 [J].
牛志攀 ;
许唯临 ;
张建民 ;
李进 ;
岳超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90-95
[6]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 [J].
曹波 ;
蒋乃明 ;
熊进 .
人民长江, 2008, 39 (22) :4-6+51
[7]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主要的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 [J].
程尊兰 ;
崔鹏 ;
李泳 ;
游勇 ;
陈晓清 .
山地学报, 2008, (06) :733-738
[8]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设计及综合整治的设想 [J].
陈五一 ;
郑家祥 ;
谭建 ;
唐朝阳 .
水力发电, 2008, (11) :10-14
[9]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式实验 [J].
党超 ;
程尊兰 ;
刘晶晶 .
灾害学, 2008, (03) :15-19+26
[10]   堰塞湖溃坝风险及其影响分析评估 [J].
匡尚富 ;
汪小刚 ;
黄金池 ;
魏迎奇 .
中国水利, 2008, (16)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