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农户生计分化对农民新村建设的影响——基于山东沂水县农村的实证调查
被引: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佰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张凤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3]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户生计;
农民新村;
非农化;
农村居民点整治;
沂水县;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6.0039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农户生计分化成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当前农民新村建设模式需要适应农户生计分化和农业生产生活的双重要求。以山东省沂水县4个典型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农户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就业时间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农户生计结构呈现的特征,探讨农户生计分化与农民新村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研村农户生计非农化倾向明显,4个村庄人均非农收入和劳均非农就业时间比重均超出70%,生计收入主要依靠非农业生产,但是农业生产仍然是农户重要的生计方式;2)受县域和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靠近县城的韩家曲村农户生计多元化越突出,县域内就业生计表现明显,而远郊、偏远山区的李家营村、四旺村和东土沟村农户非农化生计以县域外就业为主;3)近郊村非农生计结构突出,其新村建设宜倾向于集中形态;远郊、偏远山区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其新村建设宜适当分散布局;4)集中上楼的模式忽略了农村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居住方式超前于农户生计分化,会对农村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农民新村建设要考虑农户生计分化出现的新特点,匹配多元化的农民新村建设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54 / 7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11) : 1956 - 1968屠爽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永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 基于生产生活可达性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及模式[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5) : 247 - 254+315刘耀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孔雪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刘艳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3]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及驱动力[J].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 1008 - 1021张佰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凤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曲宝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军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4] 基于乡村转型的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J].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 128 - 133刘春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李骞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5] 土地综合整治区农村居民社区整治模式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2) (S2) : 222 - 22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新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6]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设计[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05) : 618 - 62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潘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人事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农村居民点重构典型模式对比研究——基于浙江省吴兴区的案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2) : 46 - 53刘建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吉安县国土资源局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郧文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赖玉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8]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8) : 1055 - 1062何仁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国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大都市郊区农户生计多样化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 (06) : 1039 - 1049李翠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研究所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研究所徐建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研究所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研究所孔祥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研究所
-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2) : 122 - 130信桂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阎建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