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股权代持协议效力的认定问题研究——以《司法解释三》出台后最高法股权代持案例为视角

被引:16
作者
李冀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股权代持; 隐名股东; 股权信托; 委托出资;
D O I
10.19647/j.cnki.37-1462/f.2017.12.007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商事交易的日益发展催生了股权代持的兴起,作为股权归属的安排手段,股权代持能够最大化体现商事自由和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适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代持的兴起。然而司解三否定实际出资人的股东权利,使得基于利益的安排代持协议出现了异化,这种异化极大地增加了司法裁判的难度,亦造成了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代持协议的效力认定不仅需要考虑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还需要考虑委托出资关系的合意及协议内容的实质判断,这导致许多代持安排未能实现其代持目的而引发巨大纠纷。基于此,在司解三和高层级案例研究基础上,笔者对代持基于其外部条件进行了类型化契约安排,同时初步引入股权信托以完善契约本身的局限性,力图实现股权代持关系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安排合法和可预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研究 [J].
王芳 .
河北法学, 2012, 30 (01) :100-107
[2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及相关纠纷处理 [J].
马强 .
法律适用, 2010, (12) :75-78
[24]   论隐名股东利益之法律保护 [J].
郑瑞平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5) :103-108+160
[25]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问题试析 [J].
薛启明 .
山东审判, 2007, (03) :99-103
[26]   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 [J].
潘晓璇 .
法律适用, 2007, (04) :15-18
[27]   非规避法律隐名投资的类型化调整 [J].
袁利华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51-54
[2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与出资关系 [J].
戚枝淬 ;
周航 .
法学杂志, 2006, (03) :73-75
[29]   探析公司隐名投资的现状与规范 [J].
陈红 .
政治与法律, 2003, (01) :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