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矿物接触方式对铝土矿降解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孙德四
陈晔
曹飞
机构
[1] 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铝土矿; 降解作用; 脱硅;
D O I
10.13247/j.cnki.jcumt.2013.01.022
中图分类号
Q935 [微生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微生物可通过直接与间接作用方式影响铝硅酸盐矿物的降解,但这两种方式的贡献有所差异.利用微孔滤膜将细菌与矿粉隔离,通过静态与动态培养,研究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降解溶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菌-矿物直接作用模式下,动态培养更有利于促进细菌生长与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培养基中的生物量与细菌吸附的矿粉量分别是静态培养条件下的1.55和2.19倍;其浸矿培养基上清液中的SiO2的含量分别是直接静态培养与间接动态培养的2.96和2.22倍.比较细菌-矿物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模式,直接接触模式比间接接触模式对铝土矿的降解脱硅作用更显著,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的降解作用包括机械破坏、代谢产物溶蚀、络合作用以及多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黑曲霉对含钾矿物的解钾作用与机理分析 [J].
胡婕 ;
郁建平 ;
连宾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 30 (03) :277-285
[2]   中国铝土矿资源现状和潜力分析 [J].
孙莉 ;
肖克炎 ;
王全明 ;
娄德波 ;
阴江宁 .
地质通报, 2011, 30 (05) :722-728
[3]   秦岭山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以及初步鉴定 [J].
李海龙 ;
谷洁 ;
张宏斌 ;
高华 ;
陈胜男 ;
郭星亮 ;
张卫娟 ;
刘江 .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20 (04) :194-199
[4]   具有拮抗作用的硅酸盐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J].
韩梅 ;
王东 ;
林荣峰 ;
韩晓日 .
土壤通报, 2011, 42 (01) :77-80
[5]   硅酸盐细菌GSY-1胞外多糖的性质及其对铝土矿的脱硅效果 [J].
惠明 ;
侯银臣 ;
田青 ;
窦丽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1) :142-145
[6]   不同土壤胶质芽孢杆菌生理生化特征及其解钾活性 [J].
赵艳 ;
张晓波 ;
郭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6) :2283-2286
[7]   一株岩生真菌对方解石的风化作用 [J].
窦传伟 ;
连宾 .
矿物学报, 2009, 29 (03) :387-392
[8]   微生物-矿物接触作用对金属硫化物溶解的影响——氧化亚铁硫杆菌参与黄铜矿溶解的初步研究 [J].
苏贵珍 ;
陆建军 ;
陆现彩 ;
李娟 ;
韩晓冬 ;
王睿勇 ;
王汝成 .
地学前缘, 2008, 15 (06) :100-106
[9]   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唐亮 ;
张进忠 ;
于萍萍 ;
孙萍 .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1) :71-73
[10]   微生物-矿物接触模式影响矿物溶解机制的实验研究——以多粘芽孢杆菌参与下的微纹长石溶解为例 [J].
周跃飞 ;
王汝成 ;
陆现彩 ;
陆建军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4) :65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