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矿物接触方式对铝土矿降解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孙德四
陈晔
曹飞
机构
[1] 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铝土矿; 降解作用; 脱硅;
D O I
10.13247/j.cnki.jcumt.2013.01.022
中图分类号
Q935 [微生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微生物可通过直接与间接作用方式影响铝硅酸盐矿物的降解,但这两种方式的贡献有所差异.利用微孔滤膜将细菌与矿粉隔离,通过静态与动态培养,研究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降解溶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菌-矿物直接作用模式下,动态培养更有利于促进细菌生长与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培养基中的生物量与细菌吸附的矿粉量分别是静态培养条件下的1.55和2.19倍;其浸矿培养基上清液中的SiO2的含量分别是直接静态培养与间接动态培养的2.96和2.22倍.比较细菌-矿物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模式,直接接触模式比间接接触模式对铝土矿的降解脱硅作用更显著,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的降解作用包括机械破坏、代谢产物溶蚀、络合作用以及多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微生物对硅酸盐矿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J].
吴涛 ;
陈骏 ;
连宾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7, (03) :263-268+275
[12]   碳酸钠对细粒铝硅酸盐矿物分散行为的影响 [J].
王毓华 ;
陈兴华 ;
胡业民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3) :292-297
[13]   硅酸盐细菌的选育及铝土矿细菌脱硅效果 [J].
钮因健 ;
邱冠周 ;
周吉奎 ;
覃文庆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02) :280-285
[14]   硅酸盐细菌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英文) [J].
连宾 ;
Donald L.Smith ;
傅平秋 .
贵州科学, 2000, (Z1) :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