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老红砂”的释光年代学及对南方第四纪沉积物释光测年的指示意义

被引:37
作者
张家富 [1 ]
袁宝印 [2 ]
周力平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理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老红砂”; 光释光测年; 年剂量; 化学风化; 晋江海成台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在中国闽东南和粤东等沿海地区分布着一种红色、棕红色、淡红棕色和暗黄橙色为主的半胶结中细砂沉积物,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化学风化,这种沉积物俗称为"老红砂",是中国南方有特色的第四纪沉积物,其形成年龄的准确测定一直是研究这类沉积物的瓶颈.应用光释光技术对福建晋江沿海地区的"老红砂"进行了测年研究,探讨了铀和钍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估算样品年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风化作用导致的样品年剂量变化是"老红砂"样品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不能准确估算样品在埋藏期间的平均年剂量可导致错误的释光年龄,对所测"老红砂"剖面而言,受风化影响严重的上部样品的光释光年龄不能代表其沉积年龄.讨论了"老红砂"的光释光测年研究对中国南方沉积物释光测年的指示意义.通过对本文测年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晋江沿海地区海成台地的形成年代,一级台地为3.5ka,二级台地形成于74ka,三级台地形成年代可能早于77ka,在三级台地上发现的旧石器也应该老于该年龄.
引用
收藏
页码:2646 / 26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三峡井水湾遗址的光释光测年 [J].
裴树文 ;
张家富 ;
高星 ;
周力平 ;
冯兴无 ;
陈福友 .
科学通报, 2006, (12) :1443-1449
[2]   福建深沪湾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地壳运动 [J].
徐起浩 ;
冯炎基 ;
施建生 .
地震地质, 2002, (01) :111-123+137
[3]   闽粤沿海老红砂多期沉积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吴正 ;
王为 .
中国沙漠, 2001, (04) :13-17
[4]   闽粤沿海老红砂的热释光测年 [J].
谭惠忠 ;
吴正 .
中国沙漠, 2001, (04) :78-81
[5]   闽南粤西沿海老红砂的沉积年代 [J].
吴正 ;
王为 ;
谭惠忠 ;
许峰宇 .
科学通报, 2000, (05) :533-537
[6]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沉积地层与形成时代 [J].
曾从盛 ;
陈居成 ;
吴幼恭 .
中国沙漠, 1999, (04) :42-46
[7]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与晚第四纪环境演变 [J].
曾从盛 ;
陈居成 ;
吴幼恭 .
中国沙漠, 1999, (02) :15-19
[8]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分布与沉积地貌特征 [J].
陈居成 ;
曾从盛 ;
吴幼恭 .
台湾海峡, 1998, (01) :50-54
[9]   华南沿海老红砂的成因与古地理环境 [J].
吴正 ;
王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537-542
[10]   华南沿海老红砂的成因与红化作用 [J].
吴正 ;
黄山 ;
金志敏 ;
胡守真 .
地理学报, 1994, (04) :298-30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