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与区域差异——基于包含资源、环境的非参数核算框架的经济增长分解

被引:9
作者
袁晓玲
班斓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转换; 能源环境约束; 八大区域;
D O I
10.15983/j.cnki.sxss.2017.032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中国199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按照运用引入能源、环境的非参数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从时间维度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动态轨迹,并细分八大区域考察其发展模式,可以发现:在时间维度上,以1996年、2009年为转折点,绿色TFP、资本、人力资本交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首要动力;依八大区域来看,东部和北部沿海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南部沿海则依靠绿色TFP的同时较大依赖能源、环境,东北正从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大西北仍主要依靠政策、资本的推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基于要素分配参数的讨论 [J].
钟世川 ;
毛艳华 .
统计研究, 2016, 33 (09) :22-29
[2]   包含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的省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SFA与DEA的比较分析 [J].
李向前 ;
黄莉 .
经济经纬, 2016, 33 (05) :13-18
[3]   中国八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与空间影响机制 [J].
班斓 ;
袁晓玲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6 (03) :22-30
[4]   要素误置给中国农业带来多大损失?——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 [J].
程丽雯 ;
徐晔 ;
陶长琪 .
管理学刊, 2016, 29 (01) :24-34+2
[5]   能源、资本与产出三重扭曲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J].
袁晓玲 ;
张江洋 ;
赵志华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5 (01) :126-138
[6]   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杨万平 ;
张志浩 ;
卢晓璐 .
管理学刊, 2015, 28 (05) :37-45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 [J].
张少华 ;
蒋伟杰 .
统计研究, 2014, 31 (03) :54-60
[8]   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 [J].
董敏杰 ;
梁泳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17-32
[9]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 [J].
武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2) :5-17
[10]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的收敛机制分析 [J].
石风光 .
财贸研究, 2013, 24 (01)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