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理解东盟——包容性原则与东盟成功的经验

被引:35
作者
张蕴岭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东盟方式; 以东盟为中心; 东盟共同体; 包容性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盟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它创造了"东盟方式",实现了地区的稳定、和平与发展,推动了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并在推动中坚持以东盟为中心。东盟的"舒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包容性原则。包容性原则是东盟不断取得进步的秘诀。东盟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已超出其本身,对东亚地区的合作至关重要。东盟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重要转折,但是,还会继续保持和发展东盟的独特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0+156 +15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盟“中心地位”面临的变局及其重构 [J].
顾静 .
当代世界, 2014, (03) :64-66
[2]   “东盟方式”与东盟对区域合作的主导作用 [J].
宋宝雯 ;
方长平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 (05) :116-119
[3]   RCEP倡议与东盟“中心地位” [J].
王玉主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5) :46-59
[4]   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南海因素 [J].
张洁 ;
朱滨 .
当代世界, 2013, (08) :52-56
[5]   东盟超越不干涉主义?——基于缅甸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J].
程晓勇 .
太平洋学报, 2012, 20 (11) :22-28
[6]   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进程、机遇与存在的问题 [J].
刘鸣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10) :81-86+89
[7]   浅析东盟地区论坛的信任建立措施 [J].
周士新 .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1, (03) :1-6+92
[8]   亚洲区域合作的演化、发展与未来——评《中国与亚洲区域主义》 [J].
王荣艳 .
当代亚太, 2011, (02) :147-157
[9]   东盟地区论坛的效力评估——一种理性主义视角 [J].
陈寒溪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8, (05) :88-94+5
[10]   东盟的历史转折:走向共同体 [J].
张锡镇 .
国际政治研究, 2007, (02) :1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