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

被引:63
作者
胡宁 [1 ]
邓林园 [2 ,3 ]
张锦涛 [4 ,3 ]
方晓义 [3 ]
陈蕾 [5 ]
梅海燕 [3 ]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4]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功能; 问题行为; 追踪研究;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09.04.014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北京市三所中学620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为被试,采用追踪调查的方式,先后两次(间隔为九个月)让被试报告其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以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均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任务完成、沟通和卷入方面存在变化,均为后测功能不如前测功能;而危害健康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2)家庭功能的每个方面均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呈显著相关,即家庭功能发挥越好,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也相应越少。(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更大程度上是家庭功能影响着少年的问题行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家庭功能中的卷入维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未成年犯家庭功能特点及其对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D].石映飞.首都师范大学.2007, 09
[2]  
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赵汗青.郑州大学.2005, 08
[3]  
成长中的家庭.[M].(美) 卡特 (Carter;B.) ; 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4]  
青少年心理发展.[M].雷雳;张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老年期语义理解能力与空间定向能力的交叉滞后分析.[J].彭华茂;王大华;申继亮;林崇德;.心理学报.2009, 07
[6]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J].
肖倩 ;
洪黛玲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5) :527-529
[7]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 [J].
徐洁 ;
方晓义 ;
张锦涛 ;
林丹华 ;
孙莉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02) :79-85
[8]   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 [J].
李晓巍 ;
邹泓 ;
金灿灿 ;
柯锐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02) :54-59
[9]   211例网络过度使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探讨 [J].
梁凌燕 ;
唐登华 ;
陶然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12) :837-840
[10]   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J].
邓林园 ;
方晓义 ;
李一飞 ;
万晶晶 .
应用心理学 , 2006, (04) :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