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

被引:9
作者
刘猛
张娜
蔡睿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氨水工质; 功冷联供; 火用分析;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6.17.015
中图分类号
TK47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及氨水工质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将产功与制冷有机结合,提出一种由燃气轮机循环和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组成的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在系统能量输入及主要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将新循环与由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功冷联供联合循环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发现新循环的功、冷输出均有增加,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相对提高了6.3%和1.9%。通过火用平衡分析,揭示了新循环的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热、排烟过程火用损失的大幅减小,证明采用氨水作为底循环工质是将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展为功冷联供循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氨吸收式串联型动力/制冷复合循环 [J].
刘猛 ;
张娜 ;
蔡睿贤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6, (01) :9-12
[2]   新型中低温混合工质联合循环 [J].
王宇 ;
韩巍 ;
金红光 ;
郑丹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1) :204-208
[3]   利用LNG冷火用的CO2Rankine循环方案探析 [J].
王威 ;
蔡睿贤 ;
张娜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8) :192-196
[4]   利用LNG冷与工业余热的闭式 Brayton循环热力分析 [J].
张娜 ;
刘蔚蔚 ;
蔡睿贤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7) :173-177+182
[5]   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系统分析研究 [J].
洪慧 ;
金红光 ;
刘泽龙 ;
蒋洪德 ;
蔡睿贤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2) :148-152
[6]   新型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J].
郑丹星 ;
陈斌 ;
齐云 ;
金红光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 (05) :539-542
[7]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 [J].
段立强 ;
林汝谋 ;
蔡睿贤 ;
金红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2) :27-31
[8]   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的性能简明示式 [J].
张娜 ;
蔡睿贤 ;
刘泽龙 ;
金红光 ;
林汝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7) :36-40
[9]   氨水工质朗肯循环 [J].
薄涵亮 ;
马昌文 ;
吴少融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110-111
[10]  
(火用)分析及其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赵冠春,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