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研究

被引:7
作者
胡宗义 [1 ]
李毅 [1 ]
刘亦文 [1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绿色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空间计量;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7.08.01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度我国各地区19962014年绿色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地区差异,引入空间计量技术研究绿色技术效率的收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范围内绿色技术效率水平不存在β绝对收敛,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科技进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能源强度对各区域绿色技术效率的收敛有显著影响,剔除这些变量的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范围内的绿色技术效率的增长随时间趋于收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能源技术空间溢出效应对省域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影响分析 [J].
刘亦文 ;
张勇军 ;
胡宗义 .
软科学, 2016, 30 (03) :46-49
[2]   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发展影响的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 [J].
刘亦文 ;
张勇军 ;
胡宗义 .
湖湘论坛, 2015, 28 (06) :55-61
[4]   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J].
钱争鸣 ;
刘晓晨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1) :110-118
[5]   中西部效率低于东部吗?——基于技术集差异和共同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J].
李胜文 ;
李大胜 ;
邱俊杰 ;
李新春 ;
何轩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777-798
[6]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J].
宋马林 ;
王舒鸿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22-134
[7]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匡远凤 ;
彭代彦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62-74
[8]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J].
李玲 ;
陶锋 .
经济学家, 2011, (12) :32-39
[9]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J].
朱承亮 ;
岳宏志 ;
师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5) :3-20+93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 [J].
史修松 ;
赵曙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1) :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