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东北部潜山类型划分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6
作者
燕子杰
姜能栋
吉双文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潜山; 构造; 油气富集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构造运动的角度对济阳坳陷东北部潜山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研究区潜山形成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根据断裂活动对潜山形成的影响,以及潜山所处的构造位置等多种因素,将该区潜山划分为缓坡块断型、陡坡滑脱型、"残丘"型、"坡上山"型、走滑推覆型4种。研究区潜山横向上油气富集具有如下规律:低凸起主体比凸起主体油气丰度高,潜山总体上比低凸起油气丰度高,靠近生油洼陷断层交汇处的潜山油气丰度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80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多样性潜山成因、成藏与勘探.[M].李丕龙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碳酸盐岩潜山油田开发.[M].柏松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中国石油地质志.[M].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4]  
地史学.[M].倪丙荣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5]  
中国石油地质学.[M].王尚文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6]  
区域构造学.[M].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教研室区域构造组编;.地质出版社.1979,
[7]   渤海湾盆地构造及沉积演化探讨——以济阳坳陷为例 [J].
吉双文 ;
燕子杰 ;
姜能栋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3) :21-25+2
[8]   渤海湾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幕次划分及演化特征 [J].
吉双文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4) :38-42
[9]   剥蚀沉积规律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J].
吉双文 ;
李卫民 .
断块油气田, 2006, (02) :14-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