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刘春常 [1 ]
安树青 [1 ]
夏汉平 [2 ]
任海 [2 ]
简曙光 [2 ]
张倩媚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关键词
盆栽实验; 人工湿地微系统; 净化效果;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3.031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效果总体上的变化;(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持续增强,各水质指标pH、DO、TN、NH3-N、NO3-N、TP和CODCr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P和CODCr呈逐步下降,pH、DO、TN、NH3-N、NO3-N则呈现锯齿形波动,但总体上仍是下降过程;(3)植物系统氮处理能力好于无植物沙滤系统,而对磷TP和CODCr的去除则恰好相反;(4)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规律和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指导人工湿地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60 / 8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卢少勇
    金相灿
    余刚
    [J]. 生态环境, 2006, (02) : 391 - 396
  • [2]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梁威
    吴振斌
    詹发萃
    邓家齐
    [J]. 湖泊科学, 2004, (04) : 312 - 317
  •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梁继东
    周启星
    孙铁珩
    [J]. 生态学杂志, 2003, (02) : 49 - 55
  • [4] 风车草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在人工湿地的应用
    靖元孝
    陈兆平
    杨丹菁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6) : 614 - 617
  • [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夏汉平
    [J].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 52 - 59
  • [6] 水体磷酸酶:来源、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周易勇
    付永清
    [J]. 湖泊科学, 1999, (03) : 274 -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