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射流技术及其在流动控制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111
作者
罗振兵
夏智勋
机构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长沙
[3] 长沙
关键词
流动控制; 合成射流; 旋涡; 流动分离; 气动力; 矢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358 [射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流动控制是流体技术最主要的研究领域,21世纪的空气动力学将在流动控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合成射流是一种基于旋涡运动的零质量射流,是流动控制领域近10年来最热门活跃的流动主动控制技术.首先介绍了合成射流激励器及激励器的基本类型,并概括了激励器的主要发展方向,即宽频域、高动量、“强壮”的合成射流激励器和微小型激励器.尔后,对合成射流激励器工作原理、合成射流结构以及合成射流独特的流场特征和合成射流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述.最后着重对合成射流技术主要和潜在应用,如流动分离及气动力控制、射流矢量控制、增强掺混及加强传热和传质、抑制噪声、微流体控制、飞行控制以及粒子的散布控制、合成射流陀螺仪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和综述,同时对其在各应用领域的控制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微惯性流体器件中的流动和传热及其工程应用[D]. 罗小兵.清华大学. 2002
[12]  
合成射流流动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 罗振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13]  
空气动力学中的涡动力学问题[A]. 吴介之,马晖扬.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论文集[C]. 2001
[14]  
前体非对称涡流动及其扰动主动控制[A]. 邓学蓥.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 2003
[15]  
未来高技术战争对空气动力学创新发展的需求[A]. 庄逢甘,黄志澄.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 2003
[16]  
A comparison between synthetic jets and continuous jets[J] . B. L. Smith,G. W. Swift.Experiments in Fluids . 2003 (4)
[17]   一种流体驱动器—合成喷驱动器 [J].
罗小兵 ;
李志信 ;
过增元 .
仪器仪表学报, 2000, (05) :504-507
[18]   微射流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J].
何高让 ;
汪亮 .
上海航天, 2000, (04) :52-56
[19]   声学整流效应的新现象 [J].
明晓 ;
戴昌晖 ;
史胜熙 .
力学学报, 1992, (01)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