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形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16
作者
臧旭恒 [1 ,2 ]
陈浩 [3 ]
宋明月 [1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大学消费与发展研究所
[3]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习惯形成; 消费倾向; 动态影响机制; 状态空间模型; 面板VAR模型;
D O I
10.19592/j.cnki.scje.361435
中图分类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依据之一,影响着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该特征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愈加谨慎,但追根溯源,习惯形成究竟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文章探究的主要问题。以改进的Dynan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产生机制,嵌入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构建动态消费函数,采用29个省1978-2016年的城镇面板数据,在测算习惯形成、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发现:面对不确定冲击,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随之增大,促使居民降低消费倾向,并在不确定影响弱化后,抑制消费倾向的回升,在两者的相互制约中,消费倾向最终缓慢回升至某一较低的水平,因此习惯形成减慢了居民消费的变化速度,抑制了消费倾向的提高。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供给侧的多次不确定冲击,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较大的习惯形成强度,是其消费倾向持续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弱化习惯形成的强度和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应构建长效机制,努力降低不确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的研究进一步认清了消费习惯形成的性质,厘清了居民消费变化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对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习惯形成、收入阶层异质性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J].
臧旭恒 ;
陈浩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 (05) :20-32
[2]   习惯形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J].
陈浩 ;
宋明月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1) :25-33
[3]   不确定性、粘性信息的叠加效应与我国农村消费潜力释放 [J].
宋明月 ;
臧旭恒 .
经济评论, 2018, (03) :129-141
[5]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效应的演进研究 [J].
翟天昶 ;
胡冰川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08) :61-74
[6]   消费不足、投资过度与偏向性金融政策 [J].
王凤旺 ;
张伟进 ;
蒋伟杰 .
南方经济, 2017, (02) :62-86
[7]   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持久收入比研究 [J].
范超 ;
王雪琪 .
统计研究, 2016, 33 (08) :95-100
[8]   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效应 [J].
黄娅娜 ;
宗庆庆 .
经济研究, 2014, 49(S1) (S1) :17-28
[9]   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异质性及强度研究 [J].
袁冬梅 ;
李春风 ;
刘建江 .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07) :50-62
[10]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信贷:实证新观点 [J].
林勇 ;
李开伟 .
南方经济, 2014, (06) :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