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不同施肥模式调控沿湖农田无机氮流失的原位研究——以南四湖过水区粮田为例
被引:12
作者:
谭德水
[1
]
江丽华
[1
]
张骞
[2
]
孟丽
[3
]
郑福丽
[1
]
高新昊
[1
]
徐钰
[1
]
刘兆辉
[1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微山县昭阳街道办事处农技站
[3] 微山县国有微山苗圃
来源:
关键词:
施肥模式;
南四湖农田;
无机氮素;
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施肥];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探索山东省南四湖沿岸麦玉轮作区玉米季内减少土壤无机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施肥策略,降低其对湖区水质产生的潜在威胁,采用田间原位安装淋溶水采集器和地表水径流池收集水样结合室内分析不同形态氮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无机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淋溶水量及地表水径流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水量受秸秆类物质还田的影响;硝态氮(NO3--N)与铵态氮(NH4+-N)随地表水径流损失的浓度及总量均明显高于淋溶水,由径流方式损失的氮素占2/3以上,是氮素以水溶液形式流失的主要途径;淋溶和径流均以NO3--N损失为主(径流损失中NO3--N占总量的82.9%—90.8%,淋溶损失中NO3--N占63.5%—72.9%),地表径流水NO3--N浓度对水质有较大影响,但土壤淋溶水NO3--N浓度对地下水污染不构成威胁;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在玉米整个生育期淋溶和径流氮损失最高。在保证玉米产量前提下,降低氮素流失造成湖区的污染,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施用控释氮肥、有机替代无机和秸秆还田等措施均可在沿南四湖区农田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88 / 349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