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25
作者
陆保一 [1 ]
明庆忠 [2 ]
郭向阳 [1 ]
刘萌萌 [3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
[3]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文明; 耦合协调度; 时空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摘要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赋权法、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情况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6—2015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极化效应显著,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市州数量较多;(2)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由"单极"向"面状"转变,分布不均衡;(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勉强协调型,发展协同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在空间集聚方面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4)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区域对经济、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流"的集聚效应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郭亚军; 著.科学出版社.2007,
[2]  
游憩地理学.[M].(加)史密斯(Smith;StephenL.J.)著;吴必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J].
王珞珈 ;
董晓峰 ;
刘星光 ;
尹辉 .
生态科学, 2017, (04) :194-201
[4]   宁波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关系测度 [J].
张冉 ;
丁镭 ;
董鸿安 ;
陈宏峰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 34 (04) :35-44
[5]   城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态势的时空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郭向阳 ;
明庆忠 ;
穆学青 ;
吴建丽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 (06) :732-737+753
[6]   长山群岛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高维全 ;
王玉霞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7, (03) :103-107
[7]   加强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J].
向宝惠 .
旅游学刊, 2016, 31 (10) :5-7
[8]   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发展类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高杨 ;
马耀峰 ;
刘军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5) :109-118
[9]   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彭邦文 ;
武友德 ;
曹洪华 ;
李松志 ;
王辉 .
世界地理研究, 2016, 25 (02) :103-114
[10]   河南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 [J].
梁留科 ;
王伟 ;
李峰 ;
王冠孝 ;
蒋思远 ;
宁立新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