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的变化

被引:9
作者
杨建军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案例; 法律方法; 法律职业化; 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D920.5 [解释、案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5-2008这24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编民事案例存在以下变化:年度选编民事案例的数量逐渐增多、案件类型趋向复杂化。在裁判方法上,从突出国家规则强制到注重判决说理;从突出案件裁判类型的代表性、示范性到注重展示法官的裁判方法;从示范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的权威理解、严格解释法律规则的基本文义到注重对裁判规则的建构;司法裁判中的知识观由一元发展为多元。形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法律职业化、对案例作用的重视、司法裁判由单纯追求政治正确向注重知识正确的转向。合理预期、职业知识而非简单的伦理说教或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应当成为中国司法未来发展的主导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现代制度经济学.[M].盛洪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2]  
法律人的城邦.[M].强世功著;.上海三联书店.2003,
[23]  
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M].邓正来著;.法律出版社.2002,
[24]  
法与实践理性.[M].葛洪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全集.[M].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6]  
司法解释论.[M].董〓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全集.[M].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
[28]  
比较法律传统.[M].(美)格伦顿(Glendon;MaryAnn)等著;米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9]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德]费希特(G·Fichte) 著;梁志学;沈真 译.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