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中国战略为目标的法学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6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关键词
法治中国; 法治话语; 法学话语; 法治意识形态; 法治逻辑;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19.05.005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构建法学话语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否则难以形成逻辑一致的法治意识形态。促成法治的实现是今后中国法学家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法学话语体系所构造的思维方式,基本是由权力引领的,强调了整体、辩证思维的重要性,而不重视逻辑思维规则的使用,因而使得法律难以发挥限权的功能,不能满足法治建设的需要。为改变这种话语结构和思维方式,需要以法治中国战略为目标,用法治定义中国、用契约精神塑造理性思维、运用逻辑思维规则建构法学话语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治逻辑、法理思维能解决什么问题? [J].
陈金钊 .
河北法学, 2019, 37 (07) :2-17
[2]   从“诚信”走向“契约”——法家“信德”中的契约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J].
路强 .
人文杂志, 2019, (03) :65-71
[3]   论新时代的契约精神 [J].
刘俊海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22 (04) :26-36
[6]   法治之理的意义诠释 [J].
陈金钊 .
法学, 2015, (08)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