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密度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下植被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代青格乐 [1 ]
赵国平 [2 ]
王新星 [1 ]
邓继峰 [1 ]
丁国栋 [1 ]
赵媛媛 [1 ]
毛振华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樟子松; 林分密度; 种群结构; 物种多样性;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5.06.015
中图分类号
S791.253 [樟子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下,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期为毛乌素沙地以樟子松为建群种的植物固沙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榆林地区5种不同密度25a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测试分析法,探究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樟子松人工林密度与平均胸径呈幂函数递减关系,与高径比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樟子松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8科13属16种。草本以禾本科的狗尾草为优势种,草本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随着密度的不断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林分密度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密度变化最为敏感。[结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与林分结构、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可以将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林分密度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