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对八达岭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王树森 [1 ]
余新晓 [2 ]
罗于洋 [1 ]
赵广亮 [3 ]
杨君 [2 ]
海龙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北京八达岭林场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木本植物; 森林植被; 造林; 再造林;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8.s2.02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Menhinick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北京市八达岭地区的主要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造林和再造林活动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植被的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1.578,其中,人工林植被(1.425)显著低于天然林植被(1.762);而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差不明显。不同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多样性差异程度不同,一些人工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甚至高于一部分天然林植被。通过降低人工林密度,改变林下管理等林业经营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人工林向天然林方向发展,降低人工造林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促进当地可持续林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造林密度的油松林结构与功能研究
    鲁绍伟
    刘凤芹
    余新晓
    王树森
    杨新兵
    李春平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9) : 144 - 149
  • [2]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赵一鹤
    杨宇明
    杨时宇
    王娟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5) : 741 - 746
  • [3]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森林植被演替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王树森
    余新晓
    班嘉蔚
    张振明
    鲁绍伟
    王计平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6) : 48 - 50
  • [4] 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孟庆繁
    [J].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5) : 1 - 6
  • [5]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森林植被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的研究
    王树森
    余新晓
    刘凤芹
    张振明
    耿玉清
    白翠霞
    班嘉蔚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4) : 170 - 172+175
  • [6]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
    鲁绍伟
    刘凤芹
    余新晓
    樊金栓
    张振明
    陈峻崎
    赵广亮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 79 - 82+105
  • [7]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成克武
    崔国发
    王建中
    李俊清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4) : 66 - 71
  • [8] 华北土石山区基于森林植被演替规律的森林健康的研究.[D].王树森.北京林业大学.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