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冬小麦田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特征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李振朝 [1 ,2 ]
韦志刚 [1 ]
文军 [1 ]
符睿 [3 ]
刘远永 [1 ,2 ]
刘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典型塬区; 冬小麦; 辐射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 [大气辐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6年4~7月份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冬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特征,并对比分析了冬小麦下垫面与裸土下垫面下的辐射平衡特征,发现: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平衡日变化特征有很大变化,冬小麦下垫面地面向上长波辐射晴天、阴天、降水天时依次减小,到达峰值时间约滞后总辐射峰值到达时间1h。大气向下长波辐射与地表向上长波辐射恰恰相反,晴天时量值最小,基本稳定在300W·m-2,阴天和降水天时依次增大。小麦田与裸地相比,地表向上短波辐射比裸地小;地表向上长波辐射白天裸地大于小麦地,夜间相反;净辐射白天小麦地略大于裸地,夜间则裸地大于小麦地。在辐射平衡中地表长波贡献最大,大气长波辐射、总辐射和净辐射依次减小,反射辐射最小。植被覆盖度高时,土壤植被系统吸收的总辐射和净辐射也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观测与分析 [J].
刘远永 ;
文军 ;
韦志刚 ;
李振朝 ;
张堂堂 ;
刘蓉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28-937
[2]  
Autumn Daily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rface Heat and Water Exchange over the Loess Plateau Mesa in China[J]. 文军,韦志刚,吕世华,陈世强,奥银焕,梁玲.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7(02)
[3]   金塔绿洲不同下垫面辐射特征对比分析 [J].
陈世强 ;
文莉娟 ;
吕世华 ;
奥银焕 ;
张宇 .
太阳能学报, 2006, (07) :713-718
[4]   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 [J].
杨启国 ;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刘宏谊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1012-1021
[5]   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预试验及其晴天地表能量特征分析 [J].
韦志刚 ;
文军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梁琳 .
高原气象, 2005, (04) :545-555
[6]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辐射特征分析 [J].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杨启国 ;
刘宏谊 .
中国沙漠, 2005, (01) :57-64
[7]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 [J].
杨兴国 ;
张强 ;
王润元 ;
马鹏里 ;
杨启国 ;
刘宏宜 .
高原气象, 2004, (06) :828-834
[8]   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的阶段差异 [J].
王润元 ;
杨兴国 ;
把多辉 ;
王胜 .
干旱气象, 2004, (04) :26-28+39
[9]   干旱地区不同下垫面的辐射收支 [J].
季国良 ;
候旭宏 ;
吕兰芝 ;
李韧 .
太阳能学报, 2004, (01) :37-40
[10]   藏北高原典型草甸下垫面与HEIFE沙漠区辐射平衡气候学特征对比分析 [J].
钱泽雨 ;
胡泽勇 ;
杜萍 ;
马耀明 ;
石川裕彦 .
太阳能学报, 2003, (04) :45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