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绍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初探

被引:27
作者
胡开明
机构
[1]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萧山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初探; 江绍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由于对江绍断裂带两侧前寒武纪地质认识的差异 ,特别是对浙东南陈蔡群、八都群变质岩时代、大地构造属性、构造演化等问题各家有不同看法 ,对江绍断裂带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演化认识也不尽一致。文章对新元古代形成的作为江南古岛弧与华夏地块碰撞造山地缝合带的江绍断裂 ,在显生宙经历的多次构造变动演化进行探讨 ,提出碰撞拼接实现于距今8亿年前后 ,加里东、印支 ,特别是燕山期 ,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岩浆变动 ,至车免近期尚有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浙江省岩石地层.[M].俞国华主编;浙江省地质矿产局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2]  
中国浙闽变质基底地质.[M].水 涛等著;.科学出版社.1988,
[3]   碰撞造山带的碰撞事件时限的确定 [J].
李继亮 ;
孙枢 ;
郝杰 ;
陈海泓 ;
侯泉林 ;
肖文交 ;
吴继敏 .
岩石学报, 1999, (02) :156-161
[4]   我国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王德滋 ;
周金城 .
岩石学报, 1999, (02) :2-10
[5]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俯冲带探索附视频 [J].
李武显 ;
周新民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45-50
[6]   一个造山后花岗岩基:石耳山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J].
唐红峰 ;
张光辉 ;
周新民 ;
刘伯根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107-115
[7]   浙西松木坞群的解体——同位素定年的证据 [J].
刘伯根 ;
郑光财 ;
陈时淼 ;
唐红峰 .
地质论评, 1995, (05) :457-462
[8]   江绍断裂带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其两侧的前寒武纪地质 [J].
周新民 ;
朱云鹤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3) :296-303
[9]   浙西北晚元古代早期碰撞造山带的初步研究 [J].
程海 .
地质论评, 1991, (03) :203-213
[10]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 [J].
任纪舜 .
中国区域地质, 1989, (04)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