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课征模式比较及选择

被引:27
作者
龚振中 [1 ]
孙文峰 [2 ]
机构
[1]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
关键词
消费地原则; 增值税; 课征模式; 生产地原则;
D O I
10.19376/j.cnki.cn11-1011/f.2017.07.004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我国增值税地方收入分享采用的是生产地原则。这一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营改增后会进一步加剧。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全面分析了当前五种消费地课税模式及其实践,指出我国下一步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让增值税回归中性,而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实行消费地原则,改革伊始可先推行统一增值税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区域间横向增值税分配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可行集成增值税模式,通过增值税划归中央税、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开征零售税等一系列改革手段,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地方政府回归本位,减少对生产环节资源配置的扭曲。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实现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破解之策 [J].
吕冰洋 ;
蔡红英 ;
崔茂权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 (06) :3-9
[2]   我国流转税体系跨区域税收分配问题研究——兼论“消费地原则”征税模式的适用性 [J].
王蓓 ;
李芳芳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2) :155-161
[3]   重构增值税地区间分享制度 [J].
杨帆 ;
刘怡 .
税务研究, 2014, (08) :12-18
[4]   我国地区间增值税负担与收入归属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的比较分析 [J].
谢贞发 ;
李梦佳 .
税务研究, 2012, (02) :33-37
[5]   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 [J].
黄夏岚 ;
刘怡 .
财贸经济, 2012, (01) :25-33
[6]  
Implementing Subnational Value Added Taxes on Internal Trade: The Compensating VAT (CVAT)[J] . Charles E. McLure.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 2000 (6)
[7]  
CVAT, VIVAT, and Dual VAT: Vertical ``Sharing’’ and Interstate Trade[J] . Richard M. Bird,Pierre-Pascal Gendron.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