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在科研人员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1
作者
陈亚芬
机构
[1] 宁波大学人文社科处
关键词
科学计量法; H指数; 业绩评价;
D O I
10.19445/j.cnki.15-1103/g3.2008.05.014
中图分类号
G311 [组织和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科学计量学凭借其评价指标和数字的相对客观性,在科研业绩评价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H指数作为单个指标,即有质的考虑,又有量的考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评价指标;但由其目前固有的缺陷,H指数应该暂时不会替代现有的各种成熟的科学计量指标,只能是种很好的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85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发展完善同行评议模式,保护科技创新 [J].
李岩 .
中国科学基金, 2008, (02) :82-84+92
[2]   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应用述评 [J].
赵基明 ;
邱均平 ;
黄凯 ;
刘兵红 .
中国科学基金, 2008, (01) :23-32
[3]   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 [J].
邱均平 ;
缪雯婷 .
科学观察, 2007, (03) :17-22
[4]   高被引科学家h指数成长性探讨——以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为例 [J].
张晓阳 ;
金碧辉 .
科学学研究, 2007, (03) :407-414
[5]   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体系的探讨 [J].
曾旸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02) :124-128
[6]   科学计量学应用于科研人员绩效评价的挑战 [J].
王炼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4) :165-168
[7]   关于科学研究项目同行评议的一些政策性分析 [J].
冯锋 ;
于晟 ;
于振良 .
中国科学基金, 2007, (01) :42-46
[8]  
科学家为自己设计了一项评价指标:h指数[J]. 金碧辉.科学观察. 2006(01)
[9]   Does the h-index for ranking of scientists really work? [J].
Bornmann, L ;
Daniel, HD .
SCIENTOMETRICS, 2005, 65 (03) :391-392
[10]  
The h Index in Science:a New Measureof Scholarly Contribution .2 Roediger H.L. APS Observer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