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肝细胞作为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素文,任风玉,张鸿卿,马梅,王文华,王子健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鱼肝细胞;原代培养;环境水样;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02 [];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应用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河北白洋淀及江西乐安江水样对罗非鱼原代肝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府河的4个采样点(望亭、际头、大桥、王家寨)水样对罗非鱼肝细胞具有生物毒性。入淀后另2个水样(刘庄、枣林庄)则基本无影响,在乐安江所采集的3个水样中,接渡样点样品对罗非鱼肝细胞毒性最大,沽口、虎山次之。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 [J].
马梅,王子健,祝心如,李雪梅,张鸿卿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5, (03) :166-170
[2]   白洋淀府河沿线水样毒性及其与污染物类型的关系 [J].
王子健 ;
马梅 ;
李素文 ;
朱洪 .
环境化学, 1995, (03) :274-278
[3]   低pH和铝对几种淡水鱼类早期生活阶段的影响 [J].
李辛夫 ;
张甫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97-104
[4]   黄鳝染色体体外SCE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对两种清洗剂的检测 [J].
狄少杰 ;
刘凌云 .
环境科学学报, 1988, (02) :249-254
[5]   重金属离子(Hg2+,Cu2+,Ag+)对鲮鱼咳嗽反应的影响 [J].
黄溢明 ;
牟凌云 ;
马际春 ;
刘力明 ;
林卫红 ;
陆柳琼 .
环境科学学报, 1988, (02) :216-222
[6]   一种水质污染生物监测的新方法——蝌蚪肠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J].
贺维顺 ;
王蕊芳 ;
丘翠芳 .
环境科学学报, 1987, (04) :467-471
[7]   12种有机物在鲤鱼体内富集与释放行为的研究 [J].
朱志宁 ;
郎佩珍 .
环境科学学报, 1987, (03) :339-346
[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间体在鱼体肌肉中的积累和释放行为的研究 [J].
王连生 ;
王万春 ;
田笠卿 ;
张正 ;
裘家奎 .
环境科学学报, 1985, (03) :304-314
[9]   致癌物对草鱼原代肝细胞培养物中DNA修复的诱导作用 [J].
杨端 ;
周仁珍 .
环境科学学报, 1984, (04) :368-375
[1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在鱼(Golden Orfe)体中的代谢 [J].
王克欧 ;
F.Korte .
环境科学学报, 1984, (02) :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