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草地恢复态势及现状分析

被引:41
作者
徐新良 [1 ]
王靓 [1 ,2 ]
李静 [3 ]
蔡红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关键词
三江源; 遥感; 草地退化; 生态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为了正确认识该地区草地退化恢复的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04年和2012年2期遥感影像,利用人工解译的手段获取了工程实施后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变化态势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化草地的恢复态势,以及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2004-2012年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后,该地区草地退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减缓态势,而且局部地区草地状况明显好转;(2)三江源地区各县草地退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退化草地变化以轻微好转和明显好转为主,退化发生和退化加剧现象仅发生在极少数县;(3)2012年三江源退化草地面积比2004年降低了5.78%,其中中度退化草地的面积减少最显著,下降了5.35%。黄河源和长江源草地退化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玛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北部和治多县东南部草地退化最明显。三江源生态工程自实施以来,草地恢复态势及现状分析对归纳总结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教训,以及合理指导二期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生态工程前后三江源草地产草量与载畜压力的变化分析 [J].
张良侠 ;
樊江文 ;
邵全琴 ;
唐风沛 ;
张海燕 ;
李愈哲 .
草业学报, 2014, 23 (05) :116-123
[2]   1960—2011年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J].
郭佩佩 ;
杨东 ;
王慧 ;
程军奇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10) :2806-2814
[3]   2005-2009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 [J].
邵全琴 ;
刘纪远 ;
黄麟 ;
樊江文 ;
徐新良 ;
王军邦 .
地理研究, 2013, 32 (09) :1645-1656
[4]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评估与启示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自然杂志, 2013, 35 (01) :40-46
[5]   草地退化遥感评价与监测研究进展 [J].
刘玉杰 ;
邓福英 ;
赵文娟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 (01) :14-18+24
[6]   生态建设背景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J].
赖敏 ;
吴绍洪 ;
戴尔阜 ;
尹云鹤 ;
潘韬 ;
赵东升 .
山地学报, 2013, 31 (01) :8-17
[7]   三江源地区基于植被生长季的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性研究 [J].
陈琼 ;
周强 ;
张海峰 ;
刘峰贵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6) :1284-1289
[8]   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廉丽姝 ;
束炯 ;
李朝颐 .
气象学报, 2009, 67 (04) :580-590
[9]   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273-283
[10]   30年来青海三江源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J].
徐新良 ;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08, (04) :829-83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