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唐山、海城、盐源—宁蒗地震强余震特征
被引:8
作者:
石川有三
朱传镇
曹天青
机构:
[1]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3] 辽宁省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强余震;
唐山地震;
主断层;
断层面解;
一宁;
海城地震;
余震分布;
盐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地震发生后强余震的震源机制,基于主要地震断层上小余震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近期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强烈板内地震,如1976年唐山、1975年海城、1976年盐源—宁蒗等地震曾被中国地震台网很好记录.主震刚发生后的小余震以及强余震前后的小余震的震源用 S—P 时间的收敛法进行测定.强余震的断层是依靠这些小余震的震中分布来描绘的.可以看出有三种情况.第一,在主震断层区内,一次强余震发生在较小余震的比较不密集的部位;第二,一次强余震沿断层发生并与主震断层是共轭的;第三,一次强余震在沿平行并离开主震断层的断层上发生.可以认为,地质条件控制着强余震的发生.作为强余震的可能前兆,则有唐山地震的一次强余震,震级为7.1.其发生前,出现一些前震以及在接近主震断层方向上的某些地震台所记录的初动方向有变化.可以设想,这里的应力场在强余震发生前是有所变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0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