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江淮气旋极端雨雪过程的云系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20
作者
赵宇 [1 ]
蓝欣 [1 ,2 ]
杨成芳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 海南省三亚市气象局
[3] 山东省气象台
关键词
江淮气旋; 暴雨(雪); 云系; 水汽; 锋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6年2月12日夜间至13日白天,受冷空气和江淮气旋影响,山东出现了一次极端雨雪天气过程,全省48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突破同期历史记录。采用多种观测和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降水云系的演变特征、风场的中尺度特征和降水成因。结果表明:(1)雨雪过程不断有β中尺度云团从苏皖移入山东,降水主要由4个β中尺度云团造成;江淮气旋逗点头云系由4条带状回波发展形成,暖锋云系以层状云为主,其间有零散的对流云,逗点云尾部的冷锋云系形成初期多为对流性,入海后对流性减弱;气旋形成后雷达回波发生气旋式旋转、拉长,形成多条中尺度强雨带。(2)水汽条件极为有利,来自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的低空急流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降雨阶段还有来自东南方向超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降雪阶段边界层水汽输送微弱。(3)降雨阶段,低层为浅薄的东北风冷垫;降雪阶段,东北风冷垫较降雨阶段深厚得多。东北风冷垫上东南风层变薄直至减弱消失是雨雪相态转换的标志,强雨雪都发生在偏南低空急流最强盛时段。(4)低层低涡前部东北风和东南风的切变辐合、暖平流、暖锋锋生以及条件性不稳定能量释放强迫上升运动造成强雨雪。风廓线雷达和激光雨滴谱仪的观测是降水相态短时临近预报的有益判别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325 / 134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山东省南部一次极端特大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J].
胡顺起 ;
曹张驰 ;
陈滔 .
高原气象, 2017, 36 (04) :984-992
[2]   江淮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源地和输送特征 [J].
孙建华 ;
汪汇洁 ;
卫捷 ;
齐琳琳 .
气象学报, 2016, 74 (04) :542-555
[3]   山东半岛三次冷流暴雪气流结构差异性分析 [J].
孙殿光 ;
黄本峰 ;
薛龚波 ;
刘学萍 .
高原气象, 2016, 35 (03) :800-809
[4]   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过程成因分析 [J].
杨莲梅 ;
刘雯 .
高原气象, 2016, 35 (02) :507-519
[5]   一次入海气旋局地暴雪的结构演变及成因观测分析 [J].
杨成芳 ;
周淑玲 ;
刘畅 ;
郭俊建 ;
杨璐瑛 .
气象学报, 2015, 73 (06) :1039-1051
[6]   一次暴风雪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特征及其影响 [J].
孙艳辉 ;
李泽椿 ;
寿绍文 .
气象学报, 2015, 73 (04) :697-710
[7]   两次早春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J].
周雪松 ;
杨成芳 ;
孙兴池 .
高原气象, 2013, (02) :2446-2455
[8]   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统计分析 [J].
杨成芳 ;
姜鹏 ;
张少林 ;
张磊 .
气象, 2013, 39 (03) :355-361
[9]   2007年3月3-5日辽宁省暴雪和大风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J].
孙艳辉 ;
李泽椿 ;
寿绍文 .
气象学报, 2012, 70 (05) :936-948
[10]   “2.28”山东罕见“雷打雪”现象形成机制分析 [J].
郑丽娜 ;
靳军 .
高原气象, 2012, 31 (04) :115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