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18
作者
王金南
蔡博峰
曹东
刘兰翠
周颖
张战胜
薛文博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CO2排放; 10km网格; 空间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中150多万家企业数据等,"自下而上"建立中国2007年10km×10km CO2排放网格数据.结果显示,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特点是基本沿着我国人口胡焕庸线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全国CO2排放明显受城市活动影响,网格排放高值区域都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重点地区.全局Moran指数表明,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在10km空间分辨率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即空间上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而非随机杂散分布.局部Moran指数显示中国CO2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集聚效应的区域面积并不大,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核心区周边.基于这些重点城市采取CO2减排政策和措施,由于带动效应,其实际减排效果要远大于直接减排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1999~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演变特征[J]. 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彭佳雯.环境科学. 2011(11)
[2]   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 [J].
肖黎姗 ;
王润 ;
杨德伟 ;
孙艳伟 ;
刘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21-27
[3]   中国地区碳强度与FDI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姚奕 ;
倪勤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432-1438
[4]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 [J].
郑林昌 ;
付加锋 ;
李江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80-85
[5]   中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J].
蔡博峰 ;
曹东 ;
刘兰翠 ;
周颖 ;
张战胜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3) :197-203
[6]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J].
张雷 ;
黄园淅 ;
李艳梅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1-217
[7]   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 [J].
胡焕庸 .
地理学报, 1990, (02) :139-145
[8]   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J].
胡焕庸 .
地理学报, 1935, (02) :33-74
[9]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2008
[10]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高广生,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