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休克不可逆发展的小肠机制
被引:8
作者
: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机构
:
[1]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来源
:
生理科学
|
1984年
/ 01期
关键词
:
小肠;
绒毛;
粘膜;
肠系膜;
生物膜;
腹膜;
不可逆;
D O I
:
10.16352/j.issn.1001-6325.1984.01.00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由于对小肠在休克不可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防治休克往往忽视对休克小肠的治疗。本文分析指出,小肠由于共功能结构特征,对休克时血液流变动力学的紊乱非常敏威,易发生缺血、缺氧损伤。休克小肠通过转移及丧失循环血液,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及毒性因子等作用,促使休克过程进行性恶化,乃至死亡。本文强调小肠对休克不可逆发展有重要影响;探寻休克时保护小肠的措施,对防治休克有重要意义。 休克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尽管针对病因和主要发病环节积极治疗,但休克过程仍循恶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逆汤肠道给药对家兔实验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中医杂志,
1982,
(11)
:73
-75
[2]
休克不可逆发展的内脏因素及腹腔灌洗的防治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张恩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张恩潭
.
生理科学,
1982,
(10)
:20
-21
[3]
腹腔灌洗治疗休克的实验研究 Ⅰ.腹腔灌洗治疗晚期失血性休克和SMAO休克[J]. 唐朝枢.生理科学. 1982(10)
[4]
山莨菪碱与酚苄明防治家兔实验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J].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
苏静怡
;
吴立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
吴立玲
;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
唐朝枢
.
科学通报,
1981,
(21)
:1338
-1340
[5]
休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的研究——小肠缺血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苏静怡
.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1,
(04)
:277
-281
←
1
→
共 5 条
[1]
四逆汤肠道给药对家兔实验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中医杂志,
1982,
(11)
:73
-75
[2]
休克不可逆发展的内脏因素及腹腔灌洗的防治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张恩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张恩潭
.
生理科学,
1982,
(10)
:20
-21
[3]
腹腔灌洗治疗休克的实验研究 Ⅰ.腹腔灌洗治疗晚期失血性休克和SMAO休克[J]. 唐朝枢.生理科学. 1982(10)
[4]
山莨菪碱与酚苄明防治家兔实验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J].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
苏静怡
;
吴立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
吴立玲
;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
唐朝枢
.
科学通报,
1981,
(21)
:1338
-1340
[5]
休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的研究——小肠缺血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
[J].
唐朝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唐朝枢
;
苏静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苏静怡
.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1,
(04)
:277
-2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