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17
作者
吴际通 [1 ,2 ]
顾卿先 [2 ,3 ]
喻理飞 [2 ]
谭伟 [2 ]
机构
[1] 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站
[2] 贵州大学林学院
[3] 黔东南州林勘院
关键词
草海; 景观格局; 自然度; 马尔柯夫;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02.005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年-2009年的4期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马尔柯夫模型分析了草海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旱地是研究区景观基质,优势度最大,形状最不规则,破碎化程度仅次于湿地,斑块聚集程度较好;湿地形状最简单,但破碎程度最低,斑块聚集程度最好;建设用地分布分散,形状较规则,破碎度最高,斑块聚集程度最差,但成片的建筑区面积在扩大;从景观层次来看,1992年自然度最大(20.70%),景观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形状趋于复杂,景观要素之间的聚集程度、连通性在下降.在保持当前干扰的前提下,未来十年建设用地、湿地及林地面积分别有所增加,灌草地和旱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景观自然度有所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草海高原湿地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D].喻元秀.贵州师范大学.2005, 05
[2]  
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评价技术.[M].张会儒;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  
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M].任晓冬[等]编著;.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4]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福建长汀土壤侵蚀动态预测 [J].
武国胜 ;
林惠花 ;
朱鹤健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 (01) :93-98+104
[5]   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J].
薛亮 ;
任志远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1) :114-118
[6]   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力 [J].
邓茂林 ;
田昆 ;
杨永兴 ;
王进琼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1) :58-62
[7]   常用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和筛选方法研究 [J].
何鹏 ;
张会儒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4) :470-474
[8]   安庆沿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J].
余瑞林 ;
周葆华 ;
刘承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522-527
[9]   湿地创建和恢复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J].
刘强 ;
叶思源 .
海洋地质动态, 2009, 25 (05) :10-14+24
[10]  
基于模拟景观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选取.[J].刘常富;李京泽;李小马;何兴元;陈玮;.应用生态学报.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