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输送与江南南部初夏雨季及降水变化的联系

被引:13
作者
苗长明 [1 ,2 ]
丁一汇 [3 ]
郭品文 [2 ]
沈杭锋 [1 ]
樊高峰 [4 ]
机构
[1] 杭州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3] 国家气候中心
[4] 浙江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初夏雨季; 江南南部; 降水; 水汽通量; 水汽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1961—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初夏水汽输送的分布和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国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关系。结果显示,初夏水汽输送总体上随夏季风前沿自南向北加强,有3次水汽通量突然增大的涌先后从中国南海北传到25°N及其以南、25°—30°N、30°N及其以北地区,水汽涌和相应峰的发生时间分别对应华南前汛期、江南南部初夏雨季、长江流域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江南南部在初夏雨季处在水汽通量高值区的北缘、水汽辐合区内。青藏高原南侧水汽辐散区是影响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直接水汽源,澳大利亚北部到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地区的大面积水汽辐散区则是间接水汽源。经向水汽输送演变对雨季起(讫)具有标志性意义,纬向水汽输送也不容忽视。雨季开始(结束)时江南南部地区的南界(北界)中低层水汽流入(流出)显著增大,但北界(南界)水汽通量并未同步发生显著变化;雨季期间的纬向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水汽通量大于经向水汽输送。雨季强、弱具有年代际变化,且与纬向水汽流入的相关比经向水汽流入的相关更显著。影响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两条,北支是从孟加拉湾北部经缅甸和云南、贵州的水汽输送,南支是经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南海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水汽汇合的水汽输送。强雨季年孟加拉湾北部的东北向水汽输送和中国南海的北向水汽输送都增强,弱雨季年则相反。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南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是显著的水汽辐合区,是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水汽输送通道而不是水汽源,水汽辐合越弱(强)越有利于(不利于)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降水,其影响机制可能在于通道上的对流活动对江南南部初夏雨季水汽输送具有拦截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降水和环流气候特征 [J].
苗长明 ;
郭品文 ;
丁一汇 ;
刘樱 ;
沈杭锋 .
大气科学 , 2014, (02) :285-296
[2]   江南南部初夏汛期降水特征Ⅱ:雨季指数与影响雨季的大气环流关键区 [J].
苗长明 ;
郭品文 ;
丁一汇 ;
周娟 ;
毛裕定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6) :717-724
[3]   江南南部初夏汛期降水特征Ⅰ:降水集中期及其变化 [J].
苗长明 ;
郭品文 ;
丁一汇 ;
樊高峰 ;
刘樱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4) :399-408
[4]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江淮梅雨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江志红 ;
任伟 ;
刘征宇 ;
杨浩 .
气象学报, 2013, 71 (02) :295-304
[5]  
The Recent 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Eastern China[J]. 孙博,祝亚丽,王会军.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5)
[6]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 [J].
黄荣辉 ;
陈际龙 ;
刘永 .
大气科学 , 2011, (04) :589-606
[7]   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J].
申乐琳 ;
何金海 ;
周秀骥 ;
陈隆勋 ;
祝从文 .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918-931
[8]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的水汽输送特征 [J].
李永华 ;
徐海明 ;
高阳华 ;
李强 .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932-943
[9]   近52年江淮梅雨的降水分型 [J].
胡娅敏 ;
丁一汇 ;
廖菲 .
气象学报, 2010, 68 (02) :235-247
[10]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刘芸芸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6) :1225-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