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夜栖行为与夜栖地选择

被引:11
作者
贝永建 [1 ]
陈伟才 [2 ]
李汉华 [3 ]
吴龙敦 [4 ]
机构
[1]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2] 广西自然博物馆
[3]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夜栖行为; 夜栖地; 再引进; 无线电遥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3年4月~2005年3月,通过野外观察、无线电遥测和样方调查,对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进行了研究。共观察记录到10个夜栖地,黑颈长尾雉夜间主要在树上栖息,偶尔在地上栖息,在针叶林为独栖(1只/树),在阔叶林独栖或者2~3只/树。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受到栖树的高度、大小,灌木、乔木、草本层的盖度,水源距离及栖枝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的栖树具有一定的高度(雌:4.96±1.39m,雄:5.52±1.95m)和胸围大小(雌:21.4±8.29cm,雄:23.50±8.39cm);乔木层(78.00%±8.23%)和灌木层(44.50%±29.67%)盖度较大,草本层盖度较低的环境作为夜栖地;与水源具有一定的距离(348.50±308.30)m;夜栖地的坡度(44.80°±14.73°)和栖枝的高度(2.40±0.74m)。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 [J].
蒋爱伍 ;
周放 ;
陆舟 ;
韩小静 ;
孙仁杰 ;
李相林 .
动物学研究, 2006, (03) :249-254
[2]   白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研究 [J].
丁平 ;
杨月伟 ;
李智 ;
姜仕仁 ;
诸葛阳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 (05) :564-568
[3]   广西的角雉属、长尾雉属鸟类及其地理分布 [J].
李汉华 ;
庾太林 ;
申兰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78-82
[4]   黑颈长尾雉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J].
刘小华 ;
周放 ;
潘国平 ;
赖月梅 ;
刘自民 .
动物学报, 1991, (03) :332-333
[5]  
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M].谭伟福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