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本土化:狭义或广义,伪问题或真现实——兼与谢宇和翟学伟两位教授商榷

被引:70
作者
周晓虹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本土化; 普遍与特殊; 转型实践; 全球性的中国社会学;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20.01.002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自20世纪初中国社会学建立以来,其学科体系的中国化或本土化就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在20世纪80年代学科重建后成为人们争辩的焦点。作为一场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的学术运动,社会学本土化涉及如何使这一来自西方的知识体系能够反映我们民族的传统和时代精神,并服务于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建设。从这一意义来说,自20世纪30年代起,不同时期的社会学本土化或中国化运动都具有鲜明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向度;而围绕本土化最核心的议题是知识的"跨情境效度问题",其争辩基础是"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两种立场的对峙。本文作者认为,当今中国深刻而广泛的社会转型实践不仅向社会学提出了本土化的历史使命,而且为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并迈向全球性的中国社会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6+242 +242-24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 [J].
陈心想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1) :1-28+242
[2]   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吗 [J].
翟学伟 .
探索与争鸣, 2018, (09) :49-57
[3]   走出“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的误区 [J].
梁玉成 .
新视野, 2018, (04) :49-54
[4]   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 [J].
谢宇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2) :1-13+242
[5]   新知识体系:“变动中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 [J].
汪丹 ;
李友梅 .
探索与争鸣, 2018, (02) :31-38+141
[6]   社会学本土化议题:争辩、症结与出路 [J].
王宁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5) :15-38+242
[7]   论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 [J].
边燕杰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5) :1-14+242
[8]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 [J].
周飞舟 .
社会, 2017, 37 (04) :143-187
[9]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1) :1-23+242
[10]   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类型——以费孝通先生为例 [J].
谢立中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1)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