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指数的新疆干湿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彦龙
刘普幸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AI指数;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主成分分析;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1 [湿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论文基于新疆53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大气环流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Arc GIS反距离加权插值、MannKendall(M-K)检验、Morlet小波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其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AI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53 a来,新疆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潜在蒸散量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倾向率分别为8.81 mm/10 a和-28.73 mm/10 a,AI指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05/10 a,多年平均值为0.5,表明新疆气候有变湿趋势。从年内分布看,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8月,分别为24.58和137.12 mm;AI指数最大值滞后于降水量(7月)和潜在蒸散量(8月),出现在9月,为0.9,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0.46。新疆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为南疆大于北疆,东部大于西部;降水量北疆大于南疆;AI指数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相反,总体表现为南疆大于北疆,盆地大于山区,M-K趋势介于0-0.02/a之间,且北疆AI指数减小趋势较南疆更显著,与北疆比南疆更湿润的事实相符。新疆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分别在1987和1981年发生突变,AI指数在1981和1984年存在两个明显的突变点。Morlet小波及其功率谱分析表明,降水量存在6.49、5.71和4.35 a(p≤0.05)的周期,蒸散量存在21.37 a(p≤0.2)的周期,AI指数存在6.62、3.45 a(p≤0.1)的周期,表明AI指数可能受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AI指数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且南疆比北疆对降水更敏感。此外,AI指数与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WYMI)、ENSO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46(p≤0.05)和-0.34(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658 / 67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2009—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程度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赵志平 ;
吴晓莆 ;
李果 ;
李俊生 .
生态学报, 2015, 35 (02) :350-360
[2]   重庆2011年和2006年夏季严重干旱及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J].
李泽明 ;
陈皎 ;
董新宁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 (08) :113-122
[3]   基于湿润指数的1960—2011年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特征 [J].
王允 ;
刘普幸 ;
曹立国 ;
高原 ;
雍国正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830-838
[4]   2009/2010年我国西南秋冬春连旱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J].
段海霞 ;
王劲松 ;
刘芸芸 ;
李忆平 ;
王素萍 .
冰川冻土, 2013, 35 (04) :1022-1035
[5]   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异常环流分析 [J].
姚萍 ;
黄小梅 ;
陈菲菲 ;
刘雯 ;
王一舟 .
农业灾害研究, 2013, 3 (04) :55-57+61
[6]   2008-2009年中国北方干旱遥感动态监测 [J].
江东 ;
付晶莹 ;
庄大方 ;
徐新良 .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3) :92-101
[7]   几种干旱评估指标在宁夏的应用对比分析 [J].
王素艳 ;
郑广芬 ;
杨洁 ;
李欣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517-524
[8]   近48a新疆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J].
普宗朝 ;
张山清 ;
王胜兰 ;
周晓丽 ;
冯志敏 .
中国沙漠, 2011, 31 (06) :1563-1572
[9]   1982—2006年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 [J].
王智 ;
师庆三 ;
王涛 ;
师庆东 ;
常顺利 ;
张履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4) :609-618
[10]   近54年民勤绿洲气候变化趋势与周期特征 [J].
刘普幸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4) :47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