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记录谈整编方志资料的使用

被引:14
作者
张向萍 [1 ]
叶瑜 [1 ,2 ]
王辉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整编方志资料; 鉴别与使用; 1849年; 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方志资料是研究历史灾害重要的数据源之一,在使用前人挖掘整理而成的不同整编方志资料时,需要对其由于不同研究目的和空间尺度而在原始灾害记录选入和信息表达方面的差异进行鉴别与分析。为在灾害重建研究中如何综合利用整编史料提供方法借鉴,作者以1849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为例,对4套整编方志资料的灾害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有:(1)应优先使用记录丰富且来源可靠的府属州、厅、县志记录;(2)4套整编方志资料互相插补综合使用,可比只使用1套提高至少20%的原始记录选入量;(3)4套资料中,《中国三千年气候记录总集》中的灾害记录数量和空间覆盖范围最完整、均一且灾情记录完备,《中国气候灾害大典》中不同省份记录详略差异大,另两套区域尺度资料覆盖范围各有偏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从历史文献、档案中提取自然环境信息的研究.[A].张丕远;葛全胜;郑景云;.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1999,
[2]   基于《己酉被水纪闻》重建1849年上海梅雨期及其降水量 [J].
晏朝强 ;
方修琦 ;
叶瑜 ;
张学珍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1) :96-102
[3]   1849年长江中下游大水灾的时空分布及天气气候特征 [J].
杨煜达 ;
郑微微 .
古地理学报, 2008, (06) :657-664
[4]   关于利用历史文献信息进行环境演变研究的几点看法 [J].
方修琦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02) :153-155
[5]   中国历史气候文献记录的整理及其最新的应用 [J].
张德二 .
科技导报, 2005, (08) :17-19
[6]   1755、1849年苏皖地区重大洪涝事件复原分析 [J].
赵会霞 ;
郑景云 ;
葛全胜 .
气象科学, 2004, (04) :460-467
[7]   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 [J].
王绍武 ;
赵宗慈 .
地理学报, 1979, (04) :329-341
[8]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董安祥卷主编;温克刚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
[9]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张德二; 主编.凤凰出版社.2004,
[10]  
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与旱涝规律研究.[M].张秉伦;方兆本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