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移栽旱种方式对米质的影响及其与籽粒激素浓度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张自常
段华
杨立年
王志琴
杨建昌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种; 覆草旱种; 稻米品质; 激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育苗移栽水稻在不同旱种方式下米质形成的特点及其与籽粒激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试验以镇稻88(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材料,进行无覆盖旱种(裸种,BN)、地膜覆盖旱种(PM)和麦秸秆覆盖旱种(SM)处理,以常规水种(TF)为对照。【结果】与TF相比,BN和PM显著降低了产量,SM的产量与TF无显著差异。SM显著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显著增加了胶稠度、碱消值和崩解值。BN和PM对上述稻米品质的影响与SM的相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表现一致。结实期籽粒吲哚-3-乙酸(IAA)、赤霉酸(GA1+GA4)、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浓度在灌浆早期处理间差异很小,在灌浆中、后期则表现为SM>TF>PM>BN,乙烯释放速率则表现为BN>PM>TF>SM。籽粒脱落酸(ABA)浓度在SM、PM和TF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各处理中,BN籽粒ABA浓度在灌浆前期最低,灌浆中后期则最高。灌浆中后期籽粒IAA和GA1+GA4、灌浆前中期籽粒ABA及灌浆各期籽粒Z+ZR浓度与粒重、出糙率、精米率和崩解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1*~0.96**),与消减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6*~-0.91**)。灌浆后期籽粒IAA和Z+ZR浓度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3*~-0.85**)。灌浆各期籽粒乙烯释放速率与粒重、出糙率、精米率、碱消值和崩解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1*~-0.91**),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3*~0.93**)。【结论】覆草旱种可以改善稻米品质,裸地旱种和覆膜旱种则使品质变差;促进型激素浓度的降低和乙烯产生的增加是裸地旱种和覆膜旱种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差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97 / 13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根系化学讯号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J].
杨建昌 ;
常二华 ;
张文杰 ;
王志琴 ;
刘立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38-47
[2]   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J].
盛海君 ;
沈其荣 ;
周春霖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13-16
[3]   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及表层覆盖的影响 [J].
石英 ;
沈其荣 ;
茆泽圣 ;
李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71-277
[4]   水稻覆膜旱作的生态生理效应 [J].
黄义德 ;
张自立 ;
魏凤珍 ;
李金才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50-53
[5]   水稻覆膜旱作高产节水机理研究 [J].
梁永超 ;
胡锋 ;
杨茂成 ;
朱遐亮 ;
王广平 ;
王永乐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1) :26-32
[6]   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及其节本效益探讨 [J].
吴文革 ;
陈周前 ;
沈绪波 .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1) :10-11+26
[7]   旱种水稻生产概况及栽培技术 [J].
张让康 ;
刘本坤 .
湖南农业科学, 1988, (02) :30-32
[8]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D]. 徐国伟.扬州大学 2007
[9]   Abscisic acid and ethylene interact in wheat grains in response to soil drying during grain filling [J].
Yang, Jianchang ;
Zhang, Jianhua ;
Liu, Kai ;
Wang, Zhiqin ;
Liu, Lijun .
NEW PHYTOLOGIST, 2006, 171 (02) :293-303
[10]  
Effects of non-flooded mulching cultivation on crop yield, nutrient uptake and nutrient balance in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s[J] . X.J Liu,J.C Wang,S.H Lu,F.S Zhang,X.Z Zeng,Y.W Ai,S.B Peng,P Christie.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