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源消费排放CO增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层嵌套式的I-O SDA技术

被引:4
作者
张旺 [1 ,2 ]
谢世雄 [2 ]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2] 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关键词
能源经济学; I-O SDA技术; 碳排放增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构建一个扩展的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表,运用三层嵌套结构式I-O SDA技术,从整体情况、分产业、工业分行业3个层面,对1997—2007年北京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经济规模增长要素,以272.46%的贡献率成为增排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则以-237.13%的贡献率成为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各效应中,调出和消费超过投资和出口达8 403.38×104t,是增排的主要贡献者;2002—2007年间以"高碳"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化,使该期增排占到1997—2007年总增量的86.41%;服务业的贡献率是75.93%,为增排的第一大部门,但2002—2007年工业超出服务业1 036.40×104t;重制造业的贡献率是1 030.76%,为增排的重点行业,而能源工业则以-992.81%的贡献率,成为减排的重点行业;各时段各效应在不同产业、工业不同行业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且不够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846 / 18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廖明球, 2009
[12]  
Inventory and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O 2 emissions by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in Beijing 2007[J] . Shan Guo,Ling Shao,H. Chen,Z. Li,J.B. Liu,F.X. Xu,J.S. Li,M.Y. Han,J. Meng,Zhan-Ming Chen,S.C. Li.Ecological Informatics . 2012
[13]  
Comparison of energy intensitie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Results of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Vicent Alcántara,Rosa Duarte.Energy Policy . 2002 (2)
[14]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CO 2 emission in Taiwan: an input-output approach[J] . Yih F Chang,Sue J Lin.Energy Policy . 1997 (1)
[15]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方法 [J].
梁进社 ;
郑蔚 ;
蔡建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853-864
[16]   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 [J].
邢芳芳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段晓男 ;
郑华 ;
苗鸿 .
环境科学, 2007, (09) :1918-1923
[17]   北京工业终端能源消费变化的分解研究 [J].
陈海燕 ;
蔡嗣经 .
中国能源, 2006, (12) :2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