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5
作者
吴佳俣 [1 ,2 ]
潘洪义 [1 ,2 ]
淳阳 [1 ,2 ]
蒋贵国 [1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功能性; 影响因素; 四川省; 主成分分析法;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8.12.06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社会、经济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人文-生产-生态三维指标体系,对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SAS 9.4的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影响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总功能值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功能值由49.35提升到62.84;各功能间协调性逐步增强,生产功能增长最为明显,其次是人文功能,生态功能增长缓慢,其中,社会保障、农产品生产、工业产品生产、资源维持与供给及文化功能均有所提升;通过SAS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工农产业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水资源条件和政策支持等。通过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 [J].
杜国明 ;
孙晓兵 ;
王介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2) :232-244
[2]   规划引导与耕地质量约束下农用地整理时序研究 [J].
潘洪义 ;
景伟力 ;
范婷 ;
马红菊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08) :81-88+97
[3]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彭建 ;
刘志聪 ;
刘焱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6) :1-8
[4]   土地功能与土地利用表征土地系统和景观格局的差异研究——以陕西省蓝田县为例 [J].
梁小英 ;
顾铮鸣 ;
雷敏 ;
王晓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7) :1127-1135
[5]   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 [J].
张晓平 ;
朱道林 ;
许祖学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6) :185-194
[6]   全球变化催生的新学科——土地变化科学 [J].
秦明周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05) :584-587
[7]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修春亮 ;
魏冶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450-457
[8]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 [J].
谢小蓉 .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21) :209-213
[9]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J].
刘彦随 ;
刘玉 ;
陈玉福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379-1389
[10]   基于栅格的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监测方法 [J].
李德一 ;
张树文 ;
吕学军 ;
董立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8) :1297-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