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

被引:100
作者
杜国明 [1 ,2 ]
孙晓兵 [1 ]
王介勇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功能性评价; 时空格局;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根据社会经济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的过程,是确保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对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阐释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研究表明: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功能值均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有所差异,黑龙江、吉林、辽宁土地利用功能发展程度依次递增,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2.725%、2.261%;黑龙江和吉林社会功能值呈现波动性增长,辽宁则表现为阶段性变化;黑龙江经济系统功能值逐渐增大,而吉林和辽宁经济功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00-2005年有所波动;黑龙江与吉林生态系统功能值呈现由基本稳定转变为波动增长的趋势,而辽宁则始终具有较大波动性;经济功能中的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交通功能对东北地区省域土地利用功能均有较大影响,经济和社会因素对黑龙江与吉林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生态因素则对其影响较小,而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对辽宁土地利用功能均有较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基于经济社会活动视角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 [J].
牛方曲 ;
王志强 ;
胡月 ;
宋涛 ;
胡志丁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30-37
[2]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彭建 ;
刘志聪 ;
刘焱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6) :1-8
[3]   黑龙江省近30年来粮食生产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J].
杜国明 ;
刘彦随 ;
刘阁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05) :519-524
[4]   1993-2008年中国土地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 [J].
朱凤凯 ;
张凤荣 ;
李灿 ;
焦鹏飞 ;
王静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47-656
[5]   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 [J].
张晓平 ;
朱道林 ;
许祖学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6) :185-194
[6]   基于变权-物元分析模型的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安全动态预警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J].
赵宏波 ;
马延吉 .
生态学报, 2014, 34 (16) :4720-4733
[7]   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 [J].
赵文武 ;
房学宁 .
生态学报, 2014, 34 (10) :2453-2459
[8]   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 [J].
赵兴国 ;
潘玉君 ;
丁生 ;
刘树芬 ;
段如婷 ;
魏群 ;
苏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3) :196-204
[9]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 [J].
张明斗 ;
莫冬燕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8-16
[10]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关联分析 [J].
李灿 ;
张凤荣 ;
朱泰峰 ;
奉婷 ;
安萍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5) :2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