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大风山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物源方向研究

被引:6
作者
易定红
袁剑英
裴明利
曹正林
张菊梅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大风山地区; 下干柴沟组下段; 物源方向; 勘探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大风山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只发育向西南方向流动的牛鼻子梁物源所形成的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对于物源方向的这种认识难以解释以下事实:第一,风2井在E31发育厚层辫状水道砂岩,而位于上倾方向碱1井的对应层位则发育薄、中厚层河口砂坝砂和分流水道砂;第二,在E13沉积时,牛鼻子梁地区是阿尔金山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古鼻梁,该古鼻梁是牛鼻子梁以北地区物源向西南方向流动的屏障;第三,牛参1井位于长期继承性发育的一里坪凹陷的西北边缘,大风山地区的古地貌要高于一里坪凹陷;第四,坪东F1断层与坪东F2断层所夹持的区域在E31时是一个继承性发育的小型断陷。在综合研究该地区的钻井、测井、二维地震资料和古地理背景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在E13沉积时,大风山地区的物源来自红三旱一号以北地区,而一里坪坳陷是牛鼻子梁物源汇聚区的新认识。这一新认识对于重新认识大风山地区的沉积体系及寻找优质有效碎屑岩储层具有重要的勘探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133 +133-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与成藏条件 [J].
易定红 ;
裴明利 ;
田光荣 ;
杨勤林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5) :4-7+11
[2]   台吉乃尔含气构造初步认识与勘探建议 [J].
易定红 ;
王天琦 ;
田光荣 ;
苏明军 ;
徐尚成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16-120
[3]   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演化规律与储集体分布 [J].
邵文斌 ;
寿建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12-16+148
[4]   柴西乌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储集层预测 [J].
易定红 ;
王斌婷 ;
裴明利 ;
曹正林 ;
刘应如 ;
李红哲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5) :10-13+9
[5]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段生储盖组合分析与隐蔽油藏勘探 [J].
易定红 ;
裴明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10-12+111
[6]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 [J].
党玉琪 ;
尹成明 ;
赵东升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297-306
[7]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 [J].
郭峰 ;
陈世悦 ;
袁文芳 ;
王德海 .
新疆地质, 2006, (01) :45-51+101
[8]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J].
刘震 ;
党玉琪 ;
李鹤永 ;
高先志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