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脸生物特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思路和方法探讨

被引:9
作者
孟月
崔殿坤
刘立安
李玲孺
王济
侯淑涓
王琦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体质辨识; 人脸识别; 机器学习; 生物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中医体质作为"治未病"服务主要抓手,在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量表为主的体质辨识技术广泛应用,其存在不断优化升级的客观需求。已知9种体质的面部特征表现有所不同,可作为体质辨识的一个角度;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日臻成熟。从人脸生物特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已具备内部理论和外部条件支持,故文章拟对从人脸生物特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514 / 45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神农本草经[M].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星衍, 2018
[12]  
《太平圣惠方》校注[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怀隐, 2015
[13]  
望诊遵经[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清) 汪宏, 2011
[14]  
黄帝内经[M]. 中华书局 , 姚春鹏译注, 2010
[15]  
皇极经世书今说[M]. 华夏出版社 , 阎修篆, 2006
[16]  
中医体质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王琦 主编, 1995
[17]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汉)许慎撰, 1988
[18]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 (后汉)许慎, 1963
[19]  
Advances in Patient Class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Machine Learning Perspective[J] . Changbo Zhao,Guo-Zheng Li,Chengjun Wang,Jinling Niu,Angelo A. Izzo.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 . 2015
[20]   颅面骨测量方法 [J].
邵家松 .
华夏医学, 2012, 25 (03) :46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