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及神经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26
作者
任秀君
马惠芳
王晓宁
洪银珠
施昱丞
图娅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关键词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 针刺疗法; 血脂; NGF;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7.01.005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给大鼠喂养经典高脂饲料,再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用电针“三阴交”“丰隆”,针刺“百会”“水沟”进行治疗,检测血脂4项和脑匀浆中NGF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造模6周,高脂饲料喂养的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后,治疗Ⅰ组(脑缺血前即开始治疗)、Ⅱ组(脑缺血后开始治疗)TC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Ⅰ组TG、LDL-C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0.05)。HE染色可见,针刺治疗后脑水肿表现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Ⅱ组NGF下降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NGF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Ⅰ组比较,治疗Ⅱ组NG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TC、LDL-C、TG,改善脑缺血状态,升高NGF浓度,从而可减轻脑损害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述评 [J].
姬媛媛 ;
刘俊田 ;
王志东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 (04) :58-60
[2]   “十二井穴”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J].
马惠芳 ;
图娅 ;
马文珠 ;
郭长青 ;
郝晋东 ;
邬继红 .
针刺研究, 2006, (01) :35-37+42
[3]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组成关系的研究 [J].
贾连群 ;
勾蓝图 ;
傅明德 ;
徐燕华 ;
杨鲁川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 (01) :75-79
[4]   BDNF,NG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表达变化及葛根素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徐正东 ;
李贯绯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 (04) :578-580
[5]   几种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比较 [J].
高莹 ;
李可基 ;
唐世英 ;
肖颖 .
卫生研究, 2002, (02) :97-99
[6]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脑缺血大鼠局部兴奋性氨基酸的动态观察 [J].
任秀君 ;
图娅 ;
郭义 ;
徐汤苹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6) :48-51
[7]  
实验针灸学.[M].林文注;王佩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李仪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