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发生频率与烈度的空间分布

被引:22
作者
刘凯
廖顺宝
张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地震目录; 地震频率; 地震烈度; 空间化;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考虑不同区域地震记录具有时间长度不等的特点,对"震中分布分震级网格点密集值"算法进行改进,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地震目录中的点数据空间化为能反映地震发生频率的栅格数据;依据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以及地震烈度在空间上的椭圆衰减模型,选择逼近和近似的计算手段,并结合空间插值方法得到中国地震烈度分布的栅格图。从地震频率分布结果上看,大致以宁夏、甘肃、四川和云南为界,中国西部地区3级以上的地震发生频率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地震烈度分布结果看,中国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四川、云南等位于地震带内的区域在发生地震时产生的烈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J].
赵庆良 ;
许世远 ;
王军 ;
胡蓓蓓 ;
叶明武 ;
刘耀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32-40
[2]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J].
傅伯杰 ;
牛栋 ;
于贵瑞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1) :1-16
[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地震带图像识别分析 [J].
秦承志 ;
裴韬 ;
周成虎 ;
李全林 ;
汪闽 .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02) :101-105+114
[4]   地震活动性图象处理的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 [J].
王健 .
地震学报, 2001, (03) :262-267
[5]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J].
汪素云 ;
俞言祥 ;
高阿甲 ;
阎秀杰 .
中国地震, 2000, (02) :5-12
[6]  
集成地震目录数据库及其应用研究[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周成虎[等]著, 2005
[7]  
计算方法[M]. 河海大学出版社 , 黄健元主编, 2004
[8]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