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史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70
作者:

袁玉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树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琼东南盆地;
构造沉降;
主控因素;
红河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以28口钻井、3条主干地震剖面最新解释成果资料为依据的构造沉降史恢复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新生代存在三期快速沉降过程和一期缓慢沉降过程:第一期为始新世,第二期为渐新世—早中新世,第三期存在时空差异:在盆地西部乐东凹陷为晚中新世以来,在盆地中东部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为上新世以来;缓慢沉降过程亦存在时空差异,盆地西部中中新世沉降缓慢,盆地中东部中—晚中新世沉降缓慢.第一期快速沉降过程受东亚陆缘扩张和红河断裂左旋走滑共同影响,第二期快速沉降受南海海底扩张和红河断裂左旋走滑联合作用,第三期快速沉降主要受红河断裂右旋走滑控制,缓慢沉降过程与南海海底扩张停止以及红河断裂构造活动处于宁静阶段相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强烈沉降机制的分析和模拟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3)
:347-356

孙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钟志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深圳分公司技术部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中国中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J].
江为为
;
郝天珧
;
胥颐
;
刘振峰
;
朱东英
;
涂广红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171-18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振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中国西部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
[J].
徐果明
;
姚华建
;
朱良保
;
沈玉松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193-2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良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裂陷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J].
李绪宣
;
钟志洪
;
董伟良
;
孙珍
;
王良书
;
夏斌
;
张敏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713-721

李绪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钟志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深圳分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董伟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科技发展部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良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红河断裂带大型右旋走滑运动发生时代的地质分析与FT测年
[J].
向宏发
;
万景林
;
韩竹军
;
虢顺民
;
张晚霞
;
陈立春
;
董兴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1)
:977-987

向宏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晚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兴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6]
南海成因机制及北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研究进展
[J].
刘绍文
;
施小斌
;
王良书
;
高抒
;
胡旭芝
;
冯昌格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117-124

刘绍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施小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王良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高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胡旭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冯昌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7]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和年代学证据
[J].
张进江
;
钟大赉
;
桑海清
;
周勇
.
地质科学,
2006, (02)
:291-310+369

张进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用接收函数Ps转换波研究地壳各向异性——以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为例
[J].
徐震
;
徐鸣洁
;
王良书
;
刘建华
;
钟锴
;
童蔚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438-448

徐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良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拟
[J].
郑勇
;
傅容珊
;
熊熊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415-427

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傅容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熊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0]
南海海盆扩张成因质疑
[J].
林长松
;
虞夏军
;
何拥华
;
谭勇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1)
:67-76

林长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虞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何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谭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